12月23日凌晨,东莞大朗镇某电子厂车间灯火通明,生产线主管李明和200多名工友拖着行李箱快步走进厂房。这是他们连续第三晚在车间打地铺——为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的本土疫情,东莞多家企业启动“闭环生产”模式。
● 行李箱里的特殊装备
在奥禹森科技公司的集体宿舍区,员工们正在往行李箱塞入特殊装备:除换洗衣物外,充电宝、颈枕、耳塞成为标准配置。质检员王芳的箱子里还装着两包速溶咖啡:“流水线24小时运转,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。”
● 凌晨的“数据大迁徙”
与此同时,在松山湖高新区,某设计公司的IT工程师陈宇正将服务器硬盘拆下装进防震箱。为保障居家办公员工能访问核心数据,他们连夜将40TB设计资料备份至云端。“就像给数字资产穿上防护服”,陈宇抹着汗说,这套应急方案在2020年就已演练过三次。
● 流动检测点前的长龙
清晨6点的市政广场,移动核酸检测车旁已排起百米长队。穿着防护服的志愿者手持二维码来回走动,提醒居民保持间距。带着两个孩子排队的张女士说:“公司要求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上岗,我们提前两小时就来等了。”
● 生产线上的“孤岛”守望
在实行全封闭管理的奥禹森工厂,原本容纳800人的宿舍区现在仅居住着核心生产团队。食堂实行错峰就餐,餐桌加装透明隔板。来自河南的焊工刘师傅在视频通话里给家人看他的临时床铺:“厂里发了睡袋,比想象中暖和。”
截至发稿时,东莞本轮疫情已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18例。在茶山镇某隔离酒店,医护人员正给解除隔离人员发放《健康监测告知书》。窗外,运送防疫物资的货车亮着双闪驶过空荡的街道,车身上“东莞加油”的贴纸在路灯下反着光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aoyusen.com/product/373.html
更新时间:2025-10-30 17:08:16